中 級 網 球 技 術

2.1 正手上旋

正手上旋球的用處是當你用力擊球時,球仍可落在界內,不易出界,當球拍在擊球區由下至上擊球,拍面保持垂直,便會對球產生摩擦,產生上旋,這會令球向前旋轉,當球向前旋轉,會同空氣摩擦,在球的上面產生壓力,將球向下壓,所以你擊球時可打高點,這不易下網,旋轉會將球下壓,球不會輕易出界的。技巧是拍面必須垂直,球拍後拉下降時應低於擊球點,球拍由下向上揮動。

1. 準備姿勢

兩腳開立,比肩稍寬,令基座穩固,膝略曲,身體微向前傾,挺胸,眼睛前望,左手持拍頸,拍頭向上指向前方,預備正手擊球,可採用半西方式握拍,拍面略關閉。

 

2. 步法及站姿

基本站姿有兩種,那是開放式及封閉式,從預備姿勢開始,你要座低,兩腳開立,比肩稍寬。

在開放式,你兩腳同一前後,人正面向球網,你會旋轉你的上身令左肩膊向著對手,在擊球時,上身的回轉會給你力量及球拍速度。

在封閉式,你的後腳(右腳)會留在底線,前腳(左腳)踏前,腳尖斜指向前(不要指向邊線),因你要做重心轉移,將力量轉向前方,若腳尖指向邊線便不能了。

3. 練習從拉拍到擊球點 (封閉式站姿)

只練習從拉拍到擊球點 ,不作隨揮。

3

4. 練習從分步開始的空揮

所謂分步就是計算與球之間的時間點,即時對球反應的動作,待對手擊球時,進行分步的預備動作,這可增加步法的靈活性。

4

5. 練習實際的上旋球

5

6. 開放式站姿

開放式站姿是指左腳維持不踏出,拉拍之後立即打球,適用於時間來不及(沒有時間)踏出左腳的狀況。

6

 

7. 不同路線的上旋球

具備良好的技術,必須能打不同線路的球:直線、斜線(對角線)、反斜線(反對角線)

7

8. 上旋球空揮練習

9

9. 奔跑擊球

奔跑擊球時(running shot),應以弧線進行,而不是以直線追趕球,即是同時向後移,令球的落點與自已保留空間,球落地後仍有時間踏出左腳,踏實揮拍。(若時間不足,也可不踏出左腳,採用開放式站位擊球)。

若自己站於左方,對手直線擊球至右方,需奔跑擊球,那麽回中的首半程應採用直線移動,後半程則採取曲線移動,移到較後場位置,為自己創造擊球空間,令球在下降期中,仍可有時間拉拍、踏出左腳及揮拍。

8

 

動作講解1:

動作講解2:

實際擊球示範:

奔跑擊球要拉拍後才走動:

奔跑擊球宜打直線 (down the line):

10. 奔跑擊球的站姿

通常封閉式站姿會用於擊打直線球(down the line),而開放式會用於擊打斜線球(cross court),當然若你技術好,也可用開放式打直線球的。在移動的首數步,步幅宜大,至接近網球,則改為用細步調整位置,使你的站姿剛好適合擊球,另一做法是較埋身的球宜用開放式,較離身的球宜用封閉式,上步踏前,重心轉移,擊出有力的球。

11. 球拍後拉的重點

後拉很重要,這可為你創造擊球的最佳時機,建議採用半西方式握拍,拍後拉時能更堅實,球拍後拉後會變為半關閉式,這可避免擊球時球拍過於開放,打出高長球,若你擊球時經常打出界,便是你不注意後拉的重要性,後拉時應拍面應半關閉,即拍面向下,當擊球時,球拍應低於擊球點,從低至高揮動,至擊球點時,拍面便會垂直於地面,擊球後手臂放鬆,球拍橫跨身體至左肩,用左手接回球拍。

 

12. 應早些拉拍

早些拉拍令你有足夠時間看準來球揮拍,令你的動作幅度大些,擊球點前些。

13. 隨揮很重要

揮拍後的隨揮令你擊球更穩定。

14. 正確的擊球點

擊球點要在左腳前半至一呎,如此揮拍才夠幅度,重心才能向前,使身體各部分協調發力,令球拍高速向前推送,這樣才能擊出強勁的上旋球,還有不要用腕力。

15. 球拍低於擊球點可防打球落網

當你的球拍後拉時,若你想擊出上旋球,你的球拍最少應低於擊球點一呎以上,擊球點可有很多個高度,有時低於膝蓋,有時位於腰際,有時高至肩膊,但不論何種情況,球拍後拉下降時都應低於擊球點好些呎數,球拍由下向上揮可確保球不會下網,因為就算來球很高,你的擊球點變成很高,若你水平用力擊球,球仍是會下網的,因為地心吸力會將球拉下網,故此,若來球位於肩膊,你的球拍要置於腰部,球拍由下向上揮,使球向上飛,若來球位於腰際,你便要彎曲膝蓋,令球拍降低至膝部,要運用蹲下,使身體挺直於良好姿態,不要彎腰向前,而是要曲膝,感覺是挺直身體坐於櫈子上,從櫈子上站起擊球。就算高手也會犯錯,將球打落網,但你要知道原因是球拍不夠低,所以每當你擊球下網,腦中便應有一個念頭,我曲膝不足,球拍不夠低,肩膊不夠放鬆。

16. 正手擊球區

當你正手擊球時,球拍會後拉,置於擊球點之下,前揮時,會進入擊球區,此區會在你前腳的正上面或數吋稍前,由此向前量一呎至一呎半,稱為擊球區,當球拍進入擊球區擊球,拍面應保持垂直,這至為重要,緊記不要滾動你的球拍,固定你的手腕,不需太用力握拍,只需固定便可,球拍在這區,由下向上揮,拍面始終保持垂直,不要向下蓋,直至離開這區,才讓手腕放鬆滾動,作隨揮運動。放四個球於地面上練習,四球稍分離,在地上排一直線,球拍拉後並置於最低點,向前揮動,模擬逐一擊打地上的球,每擊一球,注意拍面垂直,直至擊完第四球,此時才可手腕放鬆滾動,作隨揮運動。當球拍由下向上揮時,拍面垂直,便可產生上旋,不需前傾拍面的。

 

17. 對牆練習

網球診室

18. 打不中球的問題

若你經常打球不中,則可能是你在擊球時,頭部在動,當你擊球時,你的頭部及你的眼睛須緊盯來球,注意力集中於擊球區,擊球時望著弦線,不要太早向上望,若你向上望,會擊球不中的,因頭部是全身最重的部位,若你在仍未擊球時,移動頭部,會帶動球拍的郁動,令球拍偏離正常軌跡,令你擊不中球,所以重點是頭部不動,在擊球前不要向上望以看球飛向那方,直至擊球後的隨揮,上臂包著下巴,頭才向上望,看球的飛行。

19. 手指疲倦的問題

球拍應握得很鬆,像手握著一隻小鳥般,手腕、前臂、肩膊應放鬆,若要打出強勁的正手球,肩膊應放鬆,令其具靈活性,使球拍能快速運動。若握拍過緊,會令前臂繃緊,肩膊繃緊,應放鬆全身,你不需緊握球拍,以十成力度來計,準備狀態時只需兩成握力,在擊球可稍緊握球拍,但只須用四成力度,切勿用十成力度,這會使你患上網球肘,減低球拍的揮動速度,使球失去力量。

20. 經常打球下網的問題

若你經常打球下網,解決方法是下蹲,將球拍置於擊球點之下,故你要彎曲你的膝蓋,因為若你蹲下,球拍也會隨之下降,同時你要放鬆你的持拍手臂,使之鬆弛及輕鬆,所以當你蹲下時,你的擊球肩膊也因而下降,這便是關鍵: 彎曲你的膝蓋,放鬆你的持拍手臂,將球拍放近地面,在來球1呎以下,球拍由下向上揮,有一點可助你記憶的是想像你擊球前是坐在矮櫈上,跟著球拍後拉放近腳下,擊球時足部發力站起,用腳力提起身體助你擊球。

21. 經常打球出底線的問題

打正手球出界是因為你的球拍太過開放,或者稱為後仰,及擊球點過後,改正方法: 確保你的握拍法正確,若你採用東方式握拍法,你的手腕應逆時針稍轉,令球拍稍為關閉(垂直),或者是轉用半西方式握拍法,若你是採用半西方式握拍法,球拍已是稍關閉,可以了。其次是專注你的拉拍,球拍後拉時,應該稍為關閉(前傾),即是拍面向著地面,若你的球拍是開放式,你的球便會打得很深,故關鍵是你的握拍法、你的後拉及球拍處於最低點時,你握拍的手掌應掌心向下。擊球點要在右腳前面多些,重心由後向前移。

22. 擊球不穩的問題

這是擊球點太後了,來不及揮臂便用手腕發力,以致不能有力擊球及控制來球,擊球點應在左腳前半呎至1呎。

23. 擊直線球向右彎的問題

當我們打直線球時,球會向右彎出界,這是因為我們揮拍過早向左拐,過早作隨揮,改正方法是不要大幅度轉肩向外,肩膊應向正前方移動,沿左邊線方向筆直前移(down the line),擊球點可稍後,練習時可在球場中線位,球拍沿著中線擊球,球拍盡量向前送,至不能再前才轉肩作隨揮。

24. 擊球無力的問題

25. 手肘離身太遠問題

許多時我們擊球時,球離身太遠了,手臂橫伸,手肘離身太遠,這難於發力,易傷手肘,所以我們擊球時手肘要靠近身體,但也不要過近以致失去柔韌性,配合腿步發力,重心前移,便可擊出有力的球。

套路練習

26. 正手底線打兩點

學生站球場中位,教練抛球往學生遠端正手,學生奔往正手上旋抽斜線,第一步用前交义步後併步回中抽斜線,注意擊球流暢度,不要有停頓,連續擊五次。

26

 

27. 長短球

教練餵一短球,學生跑上前(close stance)打短斜線(小三角),教練再餵長高球,學生併步退後(open stance)打長斜角。

 

28. 右腳單腳跳前

教練抛球,學員走兩(或三)步,最後一步右腳踏前打球,打完順勢衝前。

29

 

29. 網前重上旋對角球

教練站近網用手放一近網短球,學員站網前在低位用正手重上旋打短對角球(小三角),留意肩膊手腕放鬆,球拍垂直上揮,隨揮在右肩。

30